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人才团队

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--------麦立强

发布时间:2022-06-12  字体:[增加 减小]  

  麦立强:教授 博导 博士 研究方向: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/纳电子生物界面与器件

  一、教育经历:

  2008年—2011年,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,高级研究学者,合作导师:美国科学院院士Charles M. Lieber教授

  2006年—2007年,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,访问学者、博士后,合作导师: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教授

  2001年—2004年,武汉理工大学,获工学博士学位,导师:陈文教授

  1998年—2001年,桂林理工大学,工学硕士学位,导师:邹正光教授

  1994年—1998年,太原理工大学,工学学士学位

  二、工作经历:

  2011年—至今,武汉理工大学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学科首席教授

  2009年—至今,武汉理工大学,武汉理工大学-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,执行主任

  2007年—2011年,武汉理工大学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破格晋升教授,博士生导师

  2004年—2007年,武汉理工大学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特聘副教授

  三、科研项目:

  主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20余项。

  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51272197):“锂空气电池钙钛矿型镧锶钴氧分级介孔纳米线电催化性能与机理”, 2013.01-2016.12,负责人,正在进行

  2.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(2013CB934103):“面向能源高效利用的功能介孔材料设计和调控”, 2013.01-2017.12,负责人,正在进行

  3.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(2013DFA50840):“高性能纳米线钒系锂离子动力电池联合研发”, 2013.01-2015.12,负责人,正在进行

  4.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(2012CB933003):“透射电镜中的扫描探针技术与应用研究”,2012.1-2016.12,学术骨干,正在进行

  5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1072153):“钒氧化物/聚噻吩超长同轴纳米电缆的阵列构筑及脱嵌锂性能”,2011.01-2013.12,负责人,已完成

  四、代表性论文及著作:

 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90余篇,其中包括Nature Nanotechnol.1篇,Nature Commun.3篇,Chem. Rev. 1篇,Adv. Mater. 4篇,Nano Lett. 12篇,PNAS 2篇、J. Am. Chem. Soc.、Adv. Energy Mater.各1篇。多篇论文被选为期刊封面、Frontispiece,或被Science、Nature Nanotech.、NPG Asia Mater.、Nanowerk等期刊和专业网站引用或亮点报道。论文被他引1200余次,5篇论文入选ISI Web of Science 的ESI 近十年高引用论文。受Wiley-VCH和Nova出版社邀请撰写英文专著及专著章节;受Chem. Rev.、Mater. Today和IEEE T. Nanotechnol.等邀请撰写综述论文。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。在美国MRS Meeting等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20余次,被MRS 2013 Fall Meeting邀请组织了能源材料表征分会并担任分会主席。